经典案例
 
如何防范非法集资行为的金融风险?
来源: | 作者:pro48887d | 发布时间: 2020-01-22 | 3035 次浏览 | 分享到:

如何防范非法集资行为的金融风险?

    近年来,随着个人储蓄持续增加,投资活动日趋频繁,小部分人利用大家急于投资获利心理,编造各种投资名目,以高利息、高回报、低风险为诱饵,进行非法集资,严重扰乱了社会金融市场秩序,造成了社会不良影响。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案例。

    2012年7月起,鹰老板以其经营的某塑胶制品公司经营资金短缺为由,通过口口相传、相互介绍、参观工厂等方式向公众宣传向其借款的可靠性,并以支付高额利息回报为诱饵向周围群众非法吸收资金。鹰老板以高息借款形式共向海鸥、燕子、喜鹊等17名群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182.1万元。

    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鹰老板通过允诺支付高额利息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数额巨大,严重扰乱金融秩序,其行为已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考虑到鹰老板归案后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实,且当庭认罪,依法可对其从轻处罚。最终,鹰老板因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获刑3年,并处罚金5万元。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理财正变得越来越重要,所遭遇的金融陷阱也越来越多,上面鹰老板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例就是一个缩影。目前,各类P2P、普惠金融、创投平台等等新概念名目繁多、花样百出我们作为普通老百姓,该如何识别和防范金融风险?
招数一:十大特征需认清

1、高利诱惑

公开承诺高回报,出现“保本保息”、“绝对安全”等等此类承诺都是“空头支票”,对投资收益率畸高的应保持警惕。

2、疯狂推广

大量在人群密集、流动场所及金融机构办公场所附近发放“理财产品”广告,引诱投资,尤其是鼓励发展他人并给予提成。

3、包装概念

以“虚拟货币”“资金互助”“普惠金融”及原始股权等投资和交易为噱头吸引投资,但实际没人讲得清投资的钱如何持续赚钱。

4、境外理财

以境外公司名义,虚假宣传所谓投资境外理财、黄金、期货等项目,有的在境外,如港澳台、东南亚国家的高档酒店召开“投资”推介会。

5、名人效应

以各种“山寨”荣誉称号和所谓的名人、专家做广告宣传,以及以大型集会、庆典等方式宣传、推介“投资项目”。

6、虚假担保

  • 张凤林律师
  • 赵婷婷律师
  • 朱芳琳律师
  • 周贺楠律师
  • 殷栋梁律师
  • 徐佳慧
  • 王乐人律师
  • 王春玲律师
  • 宋桂兰律师
  • 孙波律师
  • 马一博律师
  • 马岩律师
  • 刘致刚律师
  • 李玮律师
  • 李吉强律师
  • 黄红玉律师
  • 胡世亮律师
  • 胡迪律师
  • 侯彬律师
  • 富奎宁律师
  • 初晓辉律师
  • 冯娟律师
  • 李波律师
  • 陈峰律师
  • 成守印律师


Copyright 2019 辽宁晟通律师事务所 版权所有

地址:鞍山市铁东区君之家园东塔816号 联系电话:0412-2222533 邮箱:231880412@qq.com

辽ICP备190114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