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最初抓获的4名嫌疑人已宣判,最高获刑3年6个月,并处罚金2万元,其余12名犯罪嫌疑人已被提起公诉。
“网络水军”冒充“中央媒体”,
专盯小企业敲诈勒索
经查证,从成立公司到案发,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这一“网络水军”团伙冒充“中央媒体”,借环保监督的名义,实施敲诈勒索至少41起。
“这是一个组织领导体系健全的犯罪团伙。”
据常州市公安局武进分局网安大队大队长钟志成介绍,2018年11月,此案主要犯罪嫌疑人张某出资成立“南京紫悦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并冒用“人民日报市场报”名义搭建多个非法网站,如“市场报网络版中国零距离网”“中华时报社官网”“中国党风廉政网”等。
他还在公司内部设立编辑部、外联部、运营部、综合部等多个部门,在外又建立安徽马鞍山联络处、江苏苏州联络处、江苏常州联络处、上海联络处等多个地区代理,大量招募人员假冒记者,以曝光企业环保问题为由实施敲诈勒索。
为达到以假乱真的目的,这一团伙还为其成员伪造了一整套假证、假新闻采访车牌,同时还仿造了相关政府文宣网站主页,设置了在职人员、单位车辆查询功能模块。
“如果敲诈对象不相信他们出示的证件,他们就会让对方扫描证件上的二维码,进入伪造的网站核实其身份。”但在伪造的网站主页上,人员证件编号、姓名以及车辆信息与其持有的证件、实际使用车辆完全一致,“所以很多当事人都会信以为真”。
“这个案子里,除主要犯罪嫌疑人张某外,其他犯罪嫌疑人文化层次都不高,大都为初中以下文凭,一些人还有前科。”
他们主要分成两组,一组由张某带领,为南京组;另一组由陈某负责召集,曾在安徽马鞍山一带敲诈勒索,后转移至南京六合区等地,在途经常州顺带作案时被抓获。
“主要犯罪嫌疑人张某一般不出面敲诈,但他规定,两组成员敲诈勒索所得的30%,要上缴给公司。”
这一网络水军团伙作案手段有多种方式:
一是网络搜寻热点负面舆情,然后编辑加工,再找到具体单位,以曝光为由索取好处费;
二是瞄准一些重点企业,自称可在“权威媒体”发文增加其知名度,进而收取好处费;
三是线下寻找合适作案目标实施敲诈勒索。线下敲诈勒索的作案方式主要以小企业为主,比如偏僻地段的混凝土公司、土场、制造企业等,然后以有人举报,前来调查环保问题为由进入企业,假装拍摄、曝光,借机索要财物,敲诈数额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有时给上几包烟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