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天仕、周心龙两位老人干得格外卖力:挖树坑、施底肥、栽树苗、垒泥土,泥巴裹满了裤腿,汗水浸透了衣衫,从山下栽到山上,植树节当天就挖坑栽树近200株。他俩除了栽树,还现身说法,给在场的干部群众讲述自己的惨痛教训,毁林后的不安和自责。山形陡峭,最初水只能靠人担上去,或灌进喷雾器。由于土质薄弱,石块多,树苗种下去,成活率只有4、50%。但大家认准了一条理:“林子不恢复,我们植树就不停下来!”
在全村人的努力下,杉树、松树、青冈树,两年后就已经漫山遍野。“其实,在两三年后,两位老人的种树任务就已经完成。山林恢复了,植树依然没有停止。”谭仕良说。看到山上还有一些裸露的土地没有完全恢复,树还没有长大,周心龙、邱天仕觉得自己的任务还没完成。“我们一定要把林子恢复到以前的模样!”随后多年里,两位老人义务当起了这片森林的护林员,每天巡山、补栽。
邱天仕的家距离山林有一个多小时路程,他每天早上4、5点就起床,在日出前到达山林。每到植树节,也是他们最忙的时候,四处宣传造林护林、森林防火的重要性。如今,15年前栽下的小树苗已长大,最高的有5、6米,经过两位老人的精心照料,这片山坡又重新披上了绿色。
守护这片山林的,不只是两位老人。忠县任家镇党委委员、党委副书记杨勇说,周心龙和邱天仕毁林、植树的故事,几乎全镇都知道。虽然森林已重现绿色,但被烧掉的伤痕无法愈合。因此,镇上特别重视森林防火和植树造林。“每次开林业大会都会反复讲,学校里娃娃们的开学第一课,往往也都是这个主题。”
每到火灾易发的春季、清明节、夏季等节气,镇上、村里的宣传队会家家户户进行广而告之,在进出山林的重要入口设置了检查站,对来往人员和车辆进行检查,做好登记,带了打火机的要暂时保管,离开时再返还。
镇、村都成立了“打火应急队”,志愿者们经过培训后,加入了护林、巡山的队伍,现有100多人。
应急队配备了灭火器、铁扫把、砍刀等防火、灭火物资,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和扑救。黎洪是一家餐饮企业老板,龚华权是幼儿园园长,都是应急队成员,还有医生、公务员等来自各个行业的成员,他们每季度会抽出时间放下手中的工作来到这片山林:“这片林是国家的,也是我们大家的,不爱护好怎么能行!”
2019年,村里又自筹资金,建起了一条长2.5公里的公路,这不仅是一条巡山的路,还可以作为山里的防火隔离带。去年,周心龙老人过世。今年的植树节,就只剩邱天仕继续陪伴这片绿色,继续给身边人讲述植树、护林的重要。
3月初的一天,老支书谭仕良去敬老院看望了年过八旬的五保老人邱天仕。邱天仕已经忘记了很多事情,但每到莺飞草长的季节,他都会朝着远处的山林眺望,那是他生命中重要的印记。他惦记的那片山林现已纳入长江生态保护林。年迈的老人现在已无法植树,但这片绿色,还将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