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一行,体现带头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的鲜明态度;点滴之间,彰显人民领袖亲近人民的深厚情怀。
2021年4月的一天,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广西全州县毛竹山村考察,走进村民王德利家中。
从客厅到卫生间,从厨房到熏腊肉的柴房,总书记把家里仔仔细细看了个遍,不时询问有没有热水洗澡、电价贵不贵、自来水从哪来。
“总书记,您平时这么忙,还来看我们,真的感谢您。”王德利由衷地说。
“我忙就是忙这些事,‘国之大者’就是人民的幸福生活。”总书记微笑着回答。
质朴温暖的话语,尽显大党大国领袖担当。10年来,夙夜在公、日理万机,已成为习近平总书记的工作常态。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风趣地说:“今年春节期间,中国有一首歌,叫《时间都去哪儿了》。对我来说,问题在于我个人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答案是——“都被工作占去了”。他告诉记者:“承担我这样的工作,基本上没有自己的时间。”
自北京一路向南,飞越江河湖海,抵达位于印度洋与太平洋交汇处的巴厘岛,再径直北上,飞抵中南半岛泰国湾畔曼谷……
2022年11月14日至19日,习近平总书记的东南亚之行举世瞩目。6天5夜的时间里,总书记密集出席30多场活动,“忙碌指数”不断攀升,尽显大国领袖“无我”的工作状态。
“您喜欢您的工作吗?您的工作累不累?”2019年,美国伊利诺伊州北奈尔斯高中中文班学生在写给习近平总书记的信中,曾好奇地提问。
“我的工作是为人民服务,很累,但很愉快。”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回答。
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
十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不打折扣、不做变通,以实际行动为全党立起标杆、做好榜样。
凝心聚力 成效卓著
“八项规定改变中国!”这是人民群众发自内心的赞誉。
十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八项规定为切入点和动员令,动真碰硬、标本兼治,一场激浊扬清的作风之变涤荡神州大地。
——“四风”问题得到有效纠治,清正廉洁的政治生态日益巩固。
抓早抓小、防微杜渐。从遏制“舌尖上的浪费”,到刹住“车轮上的腐败”、整治“会所里的歪风”,再到持续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深化拓展为基层减负工作……以钉钉子精神纠治“四风”,刹住了一些长期没有刹住的歪风,纠治了一些多年未除的顽瘴痼疾。
——党员干部工作状态持续好转,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有力提振。
会议套开、信息网上公示、精简材料报送……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的基层干部们经历了一系列的“断舍离”,摆脱了文山会海、迎检考核、活动留痕,“松了一大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