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等公布食品、药品方面典型案例
来源:
|
作者:pro48887d
|
发布时间: 2020-01-17
|
13106 次浏览
|
分享到:
该案隐蔽性强、涉案范围广、危害大,违法分子将加工窝点设在城乡结合部,通过微信、QQ、电话等进行联系,由下线将货款转账给上线,上线安排快递公司送货,不直接见面、不直接收货款、不直接交货;从原料、外包装标签标识到成品的销售,涉案范围辐射四川、广东等多个省市,形成了完整的犯罪网络;加工场所极其简陋,地面脏乱差,工人没有相关健康证明,具有社会危害性。市场监管部门克服困难,充分利用行刑衔接机制,加强与公安机关的信息交流互通,共同研究和分析执法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开展严厉打击,成功查处本案。
(三)重庆制售有毒有害假冒保健食品案
1.基本案情
2019年9月,重庆市合川区市场监管局和公安局以重庆地区网上销售的涉嫌假冒保健食品为线索,赴福建省泉州市成功打掉3个通过异地加工、网络推销、邮寄快递,制售有毒有害假冒保健食品和假药的黑窝点,抓获犯罪嫌疑人7名,查获“雪域藏宝”“勃金V8靶向活性肽”等添加枸橼酸西地那非的假冒保健食品(食品)和假药27种80余万粒、标签2000余万套、生产设备3台,涉案金额8000余万元。
2.典型意义
一是该案是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整治食品安全问题联合行动中查办的一起典型案件,涉众面广、违法手段独特、涉及人员多、涉案金额大,成功查处该案有力展现了新组建的市场监管部门维护群众切身利益,溯源打击各类违法行为的决心和能力。
二是该案隐蔽性强,生产销售网络“家族化”,网点均通过网络、快递等渠道销售,业务也单线联系,生产窝点租用普通民房,生产人员平时吃住都在室内,很少外出,原料采购、成品发货采用小货车运送。执法人员通过线上巡查和线下蹲点、跟踪相结合,充分掌握案件线索后,端掉窝点。
三是该案欺骗性深,犯罪团伙为博人眼球,大量印制英文或阿拉伯文的包装、标签以及说明书,包装精致,有保健食品蓝帽标志,并宣称纯天然成分。所标的生产企业如“美国辉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仅从产品本身上看,是一种天然安全的高科技新产品,实为非法添加了枸橼酸西地那非等有毒有害药物成分,产品副作用大,危害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