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讲堂
 
《中国法治》丨姜明安: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来源:《中国法治》杂志2023年第1期 | 作者:编辑:李思彤 核稿:路双英 | 发布时间: 2023-03-06 | 1843 次浏览 | 分享到:


  三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途径概括为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既是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目标和任务的方式,也是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目标和任务的保障。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途径,一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在这一途径中,宪法是核心,因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整个立法的根据和基础,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途径,二是扎实推进依法行政,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政府职责体系和组织结构,提高行政效率和公信力,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这一途径的要求即是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建设法治政府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曾经特别强调,要用法治给行政权力定规矩、划界限,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这个规矩、界限既包括政府职能和权限,又包括政府和政府工作人员行使职能、权限的程序。只有这两个方面(规矩和界限)明确了,才可能真正保障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途径,三是严格公正司法,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司法被认为是法治的最后屏障,司法公正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保障。人民群众对法治的信仰,对依法治国的信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司法公正。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将“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作为深化司法体制改革追求的目标和衡量司法体制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准,曾多次提出和予以强调。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途径,四是加快建设法治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全体人民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努力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建设法治社会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自然亦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途径。法治社会具有广泛的内涵,除了法治机构、设施、制度等硬件,国民的法治精神、理念,社会的法治文化、风尚等软件亦为重要方面。依法治国如果不同时推进这些硬件、软件的要素建设,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就不可能完全实现。


  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思想和理念中,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有着特殊重要的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所谓“法治轨道”,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是其极为重要的因素。至于怎么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制定行政程序法、完善行政程序法治乃是其必由之路。

  • 张凤林律师
  • 赵婷婷律师
  • 朱芳琳律师
  • 周贺楠律师
  • 殷栋梁律师
  • 徐佳慧
  • 王乐人律师
  • 王春玲律师
  • 宋桂兰律师
  • 孙波律师
  • 马一博律师
  • 马岩律师
  • 刘致刚律师
  • 李玮律师
  • 李吉强律师
  • 黄红玉律师
  • 胡世亮律师
  • 胡迪律师
  • 侯彬律师
  • 富奎宁律师
  • 初晓辉律师
  • 冯娟律师
  • 李波律师
  • 陈峰律师
  • 成守印律师


Copyright 2019 辽宁晟通律师事务所 版权所有

地址:鞍山市铁东区君之家园东塔816号 联系电话:0412-2222533 邮箱:231880412@qq.com

辽ICP备190114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