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江苏南京居民楼火灾引发关注。
经初步分析,
火灾为架空层停放电动自行车处
起火引发,
具体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
火灾事故给人警醒的同时,
也让很多人对违规入户充电行为
更加警惕。
2月26日,
江苏常州一女子反映,
有人连夜将该小区楼道内
违规停放的电动自行车坐垫划破,
无一车幸免。
该女子称是因为小区物业不作为,
才导致大部分住户
将电动自行车停在楼道内。
该事件经过曝光后,
迅速登上热搜榜,
引发众多网友讨论。
部分网友对该行为表示赞同,
认为将电动自行车停在楼道间,
是极其不负责任,
漠视他人生命的行为。
也有部分网友表示,
这是一个极端产生另一个极端,
该行为涉嫌违法,
应该走正规途径进行举报。
还有网友表示,
楼道间停满电动自行车,
与物业不作为有很大关系。
一旦发生事故,
物业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那么,
电动自行车停楼道坐垫
均被人划破,
责任如何划定?
该行为将面临何种法律后果?
私自将电动自行车
放置在消防通道、楼梯间,
将面临什么样的处罚?
发现电动自行车入户充电,
该怎么举报才更有效?
怎样做
才能正确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一起来看《法治日报》律师专家库成员、北京大成(深圳)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房地产与建设工程业务部副主任刘廷彦律师的专业解读!
1. 电动自行车停楼道坐垫均被人划破,责任如何划定?该行为将面临何种法律后果?
首先可以明确的是故意划车属于毁坏财物的行为,数额较小、情节较轻的,属一般违法行为,按治安管理处罚法给予拘留或并处罚款,责令赔偿损失。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则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侵权人找到后,受损车主可以要求侵权人赔偿损失。
其次,因受损电动自行车停于楼道,显然业主和物业公司之间不会构成保管合同关系,也不存在场地租用合同关系,物业公司与车主之间只是物业服务合同关系,物业公司是否需要担责,要看其是否完全履行其安全保障义务。如果保安应该巡查楼道却未按规定正常巡查,或者保安巡查发现侵权行为未制止,又或楼道没有监控或监控设备损坏而物业没有及时维修,再或者监控角度不对导致监控系统未能发挥作用,未能提供相关的监控影像资料以确定电动自行车是如何被划的,则可认为物业公司服务存在瑕疵,未尽责。由于受损车主的损失主要由侵权人导致,通常来说,物业公司只需在其未履行安保义务的范围内,根据其过错程度对受损车主的损失承担一定比例的赔偿责任;相反,则物业公司无需承担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