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纠纷案件中医疗机构未告知死者近亲属尸检及私自启封病历的法律责任
来源:民商法微论坛
|
作者:辽宁钢城正大律师事务所 杨涛律师
|
发布时间: 2020-04-03
|
3788 次浏览
|
分享到:
被告辩称
鞍山中医院辩称,患者张某于2018年6月22日入院时精神萎靡不振,偶有胡言乱语,反应迟钝,疲乏无力,恶心纳差,近10日进食较少(住在养老院)、腹胀不适,确诊为慢性合并急性肾衰竭、尿毒症脑病、尿潴留合并尿道感染、代谢性中毒、高钾血症、冠状动脉弱样硬化性心脏病、陈旧性心肌使死、心功二级,者病情危重,并下危重通知书,并建议进行血液透析治疗,但患者家属拒绝行透析治疗,坚持暂观察。2018年6月23日,复査血肾功,发现肾功能进一步加重,预后不佳,再次建议患者行血液透析治疗,患者家属仍拒绝。2018年6月30日中午,患者出现发热,值班医师谢某(为我院主治医师)查看患者后,给予安痛定肌注退热治疗,患者仍发热并出现抽搐,之后给予安定肌注后,患者抽搐缓解,而后予医用酒精兑入温水中擦浴降温,体温下降至37.5度左右,但患者仍时有抽搐,建议患者家属可进一步查头CT完善诊断,但家属表示拒绝。经电话请示王主任,王主任建议对症治疗,建议给予氰丙嗪12.5毫克肌注镇静治疗,用药后患者抽搐缓解。同日16点12分左右患者突然出现口唇及四肢末梢发绀,呼吸停止,心率逐渐减慢至心跳停止。经抢救后约16点40分左右,患者恢复自主心跳,但仍意识不清,暂无自主呼吸,抱球面罩吸氧心电监护中,进一步治疗应转入重症监护室应用呼吸机治疗,反复向患者家属交代病情,患者家属拒绝转入重症监护室,放弃治疗,家属签字为证,患者不存在使用吗啡的情况。综上诊疗过程可见,我院对张某采取正常措施,无任何违规行为,因此,我院在诊疗过程中无过错行为,不承担过错责任,另外,张某家属未举证我院诊疗行为与其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及我院诊疗行为存在过错,即未完成举证责任,应承担不利后果,根据侵权责任法第五十四条的规定,即医疗损害责任纠纷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即原告应对诊疗过错和诊疗与损害后果的因果关系两方面均有举证责任,就本案而言,原告对上述方面均未举证,未完成举证责任,因此,其诉请不应得到支持。
法院认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五十四条的规定:“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任。”本案中,张某于鞍山中医院就诊后死亡,在该院出具的死亡记录、死亡病例讨论记录和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记载的死亡原因均非一致的情况下,医疗机构未对患者家属进行尸检告知,在医患双方医疗知识不对等的情况下,作为掌握医疗专业知识的医疗机构应对患者家属予以告知尸检事项、询问家属意见。同时在本案审理中,因医疗机构私自拆封已经双方封存的病历,导致患者家属对病历材料不予认可,终止鉴定。具有过错。另,根据病历记载,张某自身患有疾病,因此,本院酌定由鞍山中医院承担张某死亡产生的合法损失的70%赔偿责任。